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回收利用
山东恒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需求分析
1、处置现状
? 根据2016年国家住建部统计,我国日均污泥产量约13.0万立方米(以含水率80%计),而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仅为3.74万立方米,处置率尚不足30%。
? “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共投资约5644亿元。其中,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投资1506亿元,新增或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投资294亿元,长期的“重水轻泥”导致污泥严重“积压”。
? 南北泥质差异大(VS/SS 35%~74%);合流制地区,污泥含砂量高、**物含量低;
? 标准规范制度严格,未经稳定化处理的污泥不允许进入土地;对重金属和持久性**物的要求较为严格。
2、需求分析
◆资源紧缺 :污泥是氮、磷资源和**质的载体(每千克干物质中含24 g磷化合物、44 g氮化合物),从污泥中回收磷已是大势所趋,德国已实施强制磷回收。
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回收利用
◆ 能源价格上涨:高能耗处理工艺将受到限制,向污泥索要能源亦是大势所趋。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是清洁的生物质能源——降解1kg**质产生0.8标立方米沼气,1标立方米沼气可发2.5度电。
◆ 土壤**质流失: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质流失,近50年内土壤**碳的损失量为380亿吨,腐殖质损失量比1万年农业文明以来平均腐殖质损失高约24.3倍。
◆ 碳排放量控制严格: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碳足迹分析已成为比选和评价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路线的重要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
处理与处置的区别:处理的是原生污泥,处置的是处理后产物。
处理与处置的关系:处置决定处理,处理(产物)必须满足处置要求
污泥处理处置三条主流技术路线
有三点值得注意:
(1)应急不能够替代主流;
(2)土地利用概念在我国太宽泛,缺少与后续衔接;
(3)焚烧不低碳。
1、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
产物资源化利用是污泥处置zui高尚的目标。
选择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核心是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处置方式和能够满足其产物处置要求的处理工艺。
为了确保处置的畅通,一个地区应该有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方式,如焚烧的灰渣用于建材;或者厌氧消化、高温好氧发酵的**土用于园林绿化不畅通时,填埋是备用的处置方式。
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实际上是围绕有益物质利用和有害物质影响这对矛盾展开的。
**相关技术发展和进步也都是以弱化这一矛盾为目标,着力改善处理技术。
**经处理后的污泥产物,大多以循环利用为主要处置方式。只有在污泥循环利用风险过大时,才考虑经焚烧处理,灰渣进行填埋。
当前,德国实施污泥前端进行厌氧消化,获得沼气能源,后端焚烧处置,并从灰渣中回收磷矿资源,实现资源的zui大化回收。
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