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心污水处理设备
水解酸化分析
高分子**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它们在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为纤维二糖与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质酶水解为短肽与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多种因素如温度、**物的组成、水解产物的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的速度与水解的程度。
酸化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在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发酵细菌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的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严格厌氧菌免受氧的损害与抑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
血液中心污水处理设备
1.2.1中心血站血液中心污水处理设备总结
水解阶段是大分子**物降解的必经过程,大分子**想要被微生物所利用,必须先水解为小分子**物,这样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进一步降解。酸化阶段是**物降解的提速过程,因为它将水解后的小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这也是为何在实际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水解酸化往往作为预处理单元的原因。
两点普遍认同的作用:
(1)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物转化为小分子。
酸化水解污泥的培养
酸化水解池污泥培养比较慢,主要保证营养物均衡;
水解酸化池污泥考虑接种类似造纸厂的生化污泥,或是逐渐的将好氧池内的剩余污泥定期的排入水解酸化池,采用此方法接种的污泥所含的微生物能较快的适应环境,缩短驯化周期。
脉冲罐脉冲强度是水解酸化池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脉冲罐定时的放水,通过水解酸化池底的布水管均匀的分布,利用脉冲产生的短时冲击力将废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形成污泥床,让微生物与**物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但过高的脉冲强度会使膨化的厌氧污泥床过高,从而被出水带出,造成厌氧污泥流失,因此需密切观察脉冲强度是否合适,及时调整脉冲强度。
如水解酸化水池出水变黑并带酸臭味、DO在0.5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10%以上,说明水解酸化池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驯化预计需2个月至2个半月时间。
/O法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前处理——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池——出水污泥回流,设计要点:
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负荷为1.15kgBOD5/m3.d。*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负荷0.768kgBOD5/m3.d。A/O法的主要特点是: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不存在污泥膨胀;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上是相似的。
血液中心污水处理设备